2013年1月下旬,首爾街頭依舊洋溢著節(jié)日的氛圍。
各大百貨商店的櫥窗展示著春節(jié)禮品套裝,超市里擺滿了韓牛、干黃花魚、柿餅等傳統(tǒng)年貨。
街道兩旁的便利店門口貼著“春節(jié)營業(yè)中”的標識,提醒著人們節(jié)日尚未結束。
天氣依然寒冷,白天氣溫維持在零下二到三度,街邊積雪尚未完全融化。
行人穿著厚重的羽絨服,步履匆匆,江南主街上車流不息。
蘇承佑穿著軍裝,走在人行道靠邊的位置。
他清俊的外表配上一身筆挺的軍服,引來不少回頭的目光。
路人低聲議論,甚至有少女悄悄拿起手機拍照。
但他神色平靜,腳步沒有絲毫停頓。
入伍以來,他憑借扎實的信息技術迅速得到了認可。
營長李尚勛直接給他安排了一個職位。
名義上叫“信息資源中控技師”,實則是新技術輔助組的特別編制成員。
這個崗位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。
他不用參與許多高強度、風險系數較高的實戰(zhàn)訓練任務
比如荒野求生、野外對抗等。
對李尚勛而言,這是一次資源的合理調配。
把技術型人才放在最能發(fā)揮作用的位置,本就是高效運轉的前提。
雙方都清楚這種調配意味著什么,但彼此都樂于接受。
從各自的立場來看,這是一場雙贏。
誰都覺得自己占了便宜。
畢竟,在韓國軍隊體系中
想要招到一個首爾大學計算機系畢業(yè)、訓練成績優(yōu)異、思維縝密的新兵
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而對蘇承佑來說,這份調配帶來的便利與回報,也是實實在在的。
就比如現在這次提前兩個月批下來的短期休假。
雖然只有一天一夜,明天一早就要歸隊報到。
但他已經完全滿意了。
這短短的一天,他早就安排得滿滿當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