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盲女
三個月來,為了搜集情報,卓無昭沒少“造訪”衙署后院的書典閣。
日常文書、案件卷宗、人口紀(jì)錄、地理圖……龐雜的類目里,卓無昭翻過最多的還是那一大摞地方志。
其中厚厚的三冊《神異卷》中,有幾段記載:約兩百七十年前,無名仙降野,于連綿山中揮手成樓市,后閉關(guān)無蹤。
再翻數(shù)頁,滄海桑田。久居山間的人們向更廣袤的平原遷徙,來往的路途被荒草掩埋,樓宇腐朽,再無人問津。
至于神光主來到,又已經(jīng)是五六十年前的事了。
作為一方大仙,他的確有過許多令人稱頌的功績:止水患、斬林妖,降甘霖,驅(qū)山魔,不勝枚舉。在游方鎮(zhèn)尚且繁盛時,周邊十里還有不少他的仙身祠,香火可謂鼎盛。
“神光主”“神光仙主”之名,也是在那時傳揚開的。
實則“神”“仙”之類字眼,本意不在尊崇,而是族類名目,和人、妖、魔、精、靈等并無差別。上古傳說里,禍?zhǔn)滥Ь倍旧耜?,人族不敵,便是倒懸山的仙族臨凡,七大仙人犧牲性命,才將魔君徹底封印。
在那之后,仙族并未入主神陸,只是舉族回歸倒懸山。經(jīng)久和平的歲月,讓許多人深信著:那些懷抱大愛的仙人從不曾真正離去,他們一直在關(guān)注著神陸,暗中看顧著人族的發(fā)展。
在如此普遍、悠久的崇拜情緒下,修仙士漸漸成為熱門。無數(shù)人期望通過天劫洗骨,滌蕩凡胎,以至于身無掛礙,飛升倒懸山。
這當(dāng)然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。飛升失敗后心性大變、自甘墮落者,在神陸之上也毫不罕見。
他們被稱為“墮落之仙”。
“墮落之仙”為惡,便自然催生出“斬仙者”。
每一個成為斬仙者的人,行事理由都不盡相同。但他們都不會拒絕其中最古老最迷人的一個——
錢。
墮落之仙后脖頸中、經(jīng)血肉孕育的那一顆“骨晶”,是勝過無數(shù)天靈地寶的絕妙材料。
越是強大的墮落之仙,骨晶色澤就越是純粹,越是價值連城。
但也僅僅是墮落之仙,才會有這樣的“產(chǎn)物”。
神光主不是:盲女
一切景致與木牌背面的圖畫有了呼應(yīng)。月輝普照,飛閣前的青磚空地一片蒼白。
甚至連多余的草莖也不見。
卓無昭停步。赤目黑鴉在他頭頂盤旋幾圈,又變回了木牌,被他接住。
周遭的山霧仿佛意識到什么,悄然翕張舒卷。
木牌上的金線亦泛出華彩。飛閣入口模糊起來,一道七星鎖陣自虛空中緩緩浮現(xiàn)。
轉(zhuǎn)眼,漂浮著的七星生出雙翼,成了七只幽光蝴蝶,翩躚著,在三尺方圓的范圍內(nèi)起伏。隨著時間流逝,其光芒不斷淡化。
這樣的陣法卓無昭并不是第一次見。一般來說,如果不能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內(nèi),找到“七星”的正確排列,那么陣法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布置陣法者的“懲處”。
當(dāng)然,也有可能是“嚴(yán)懲”,要命的那種。
其中的門道又分許多類別,與布置者修為或心性相關(guān)。最普遍的無非是示警,靈力消耗不高,操作也不繁瑣,方便實用。